为增强乡村儿童乡土文化认知,助力培育“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新一代力量,7月25日至8月13日,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农’墨绘梦,彩穗‘师’田”志愿服务队于东昌府区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乡田育苗”社会实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化身“田间小老师”,依托社区开设的“田间课堂”,通过实物展示、亲手操作等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农业知识的世界。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志愿者们设计了分层教学内容。面向低年级学生,团队成员聚焦玉米、花生的结构,通过实物触摸、细节讲解,引导孩子们用彩色画笔绘制“植株成长图谱”,把玉米从幼苗到结穗、花生从出苗到开花下针的生长周期,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自然故事”;对于高年级学生,志愿者则深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手把手指导他们用透明容器搭建“水培观察窗”,让大家全程记录绿豆从萌芽、长根到展叶的变化,并同步测量、记录株高、叶片数量等数据,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探究思维。
“乡土知能”竞赛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团队成员精心设置“谷物分类挑战”,让孩子们蒙眼通过触觉分辨玉米、花生等杂粮,再结合视觉观察对比不同谷物的外形差异;“农具拼图游戏”则将锄头、镰刀、播种机等农具图片拆分,孩子们在拼图过程中,志愿者同步讲解不同农具的功能的演变。最后,大家结合课堂所学的植物知识、观察到的农作物特征展开深入讨论,农耕逻辑在互动交流中愈发清晰。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在乡村儿童心中播下热爱农业、探索科学的种子,而且激励同学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坚定了大家赋能乡村振兴的信念,彰显出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担当,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焕发持久光彩。
(审核 吴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