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增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情感认同与文化理解,7月28日,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同心共筑民族情”服务队于广西省梧州市、辽宁省盖州市等地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宣讲”活动。
团队成员深入社区、乡村等不同场所,根据受众特点精准开展分众化宣讲,让民族团结的故事走进不同群体的生活。针对中老年群体,团队成员着重讲述各民族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馨日常:不同民族的邻居们互相关照孩童、分享特色美食,少数民族同胞在汉族邻居遇到困难时主动搭把手,汉族居民也会在传统节日里邀请少数民族邻里共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平凡故事,带着烟火气与暖人心的温度,让中老年居民们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融入日常的点滴温情。
面向青少年群体时,团队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传递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与团结互助的时代价值。他们先从漫长历史中选取鲜活片段:古代各民族在商贸往来中互通技艺、在文化交流中互鉴所长,更在抵御外侮时并肩作战、共护家园,让青少年直观了解到各民族在千百年间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随后,团队成员又分享了当代多民族共处的温暖案例:少数民族运动员与队友在赛场上携手拼搏、为国争光,多民族志愿者并肩参与公益活动、温暖社区角落……这些贴近生活的故事让青少年明白,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日常的互帮互助与携手共进中。团队更借此激励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在与各民族伙伴的真诚相处中传递善意、共同成长。
此次活动顺利举办,不仅让不同群体在鲜活的故事中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度与力量,深化了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还通过分众化的宣讲形式,让民族团结理念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实践,激励更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传承者。
(审核 吴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