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团工作

学团工作

【农业与生物】青春筑梦新时代 理论宣讲润民心——聊城大学“新思力行青锋队”三地纪实

  从革命老区的红色热土到城市社区的寻常巷陌,从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到居民家中的温暖对话——这个夏天,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新思力行青锋队”的学子们带着信仰与热忱,奔赴临沂、济南、淄博三地,用青春力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他们中,有在沂蒙老区挖掘红色基因的理论研究者,有在社区广场开展“金句接龙”的宣讲能手,更有在工厂车间架设“新思想学习角”的实践先锋……当青春与理论宣讲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思想的火花,更是新时代青年传播真理、服务基层的生动诠释。

  沂蒙薪火传新声: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思想的融合创新

  7月10日至7月13日,团队首站走进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临沂市兰陵县,创新构建“三维立体”工作体系,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老区焕发新活力。

  在理论溯源环节,队员们深入沂蒙革命遗址,系统梳理“支前模范”等红色资源12份,为理论传播筑牢历史根基。创新传播中,团队开发的“红色故事新讲”微党课令人耳目一新——将“小推车运军粮”与“电商扶贫”古今对照,用“减租减息”与“乡村振兴”政策呼应,让抽象理论变得可触可感。72岁老党员李大爷的动情讲述:“当年支前是听党话,现在脱贫还是靠党领导”,更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

  社区理论润心田:创新形式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7月14日至7月18日,团队转战济南市历城区华山街道,针对城市社区特点打造个性化宣讲方案。

  在前期调研阶段,队员们走访锦城社区12个楼栋单元,发放调查问卷,精准把握不同群体需求。针对调研发现的“理论宣传形式单一”“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团队创新推出“理论快递”入户服务。在年轻党员张先生家中,队员们结合其创业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新发展理念”与创新创业的紧密联系;社区广场的“学习金句”互动角成为亮点。“金句接龙”活动中,居民们争相背诵习近平总书记经典语录;“理论拼图”游戏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可感。

  车间讲堂聚匠心:新思想照亮产业工人奋进路

  7月19日至7月22日,团队深入淄博铝厂,创新构建“场景化浸润”传播体系。

  在劳模工作室,“工匠精神”的生动解读引发强烈共鸣。王师傅结合自己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的成长经历,生动诠释“工匠精神”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发工友们强烈共鸣。在数控机床车间,队员们将“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与技术改造案例相结合,让工人们在实操中感悟理论力量。

  团队创新设立的“新思想学习角”成为车间亮点,通过“每日一学”建立起常态化学习机制。在“新思想进家庭”活动中,队员们走访20余户工人家庭,不仅送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学习资料,更通过“家访式”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

  历时13天、跨越三地,“新思力行青锋队”以青年视角解读理论,用群众语言传播思想。从红色老区到现代工厂,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理论宣讲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这支年轻的队伍,正在用青春智慧书写着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生动篇章!

 (审核 吴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