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乡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弥补农村教育“空白”,赋能乡村青少年成长,3月8日,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青衿暖光”服务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西程铺村举办“顾乡童趣”关爱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围坐在孩子们身边,细心地解答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无论是数学作业中的复杂方程式,还是语文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她们都态度温和、循循善诱,手把手地带领孩子们熟悉运算步骤、纠正书写笔画,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小麻烦”。志愿者们的到来,就像一场温润的甘霖,滋润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之心。一位学生开心地说:“志愿老师们讲得特别清楚,以前我觉得数学好难,现在感觉也没那么可怕了。”
作业辅导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脸谱绘画课拉开帷幕。志愿者们借助精美的脸谱图片,向孩子们讲述了京剧脸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志愿者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脸谱的魅力。志愿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不同色彩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等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接下来的绘画环节满是好奇与期待。随后,志愿者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画笔、颜料和空白脸谱,鼓励大家积极动手创作。孩子们大胆地调色、上色,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在面具上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形象。有的孩子画出了威风凛凛的京剧脸谱,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有的孩子则绘制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卡通脸谱,展现出无限的创意。孩子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生动地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拓宽了乡村青少年儿童的视野,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和希望的种子,而且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心灵成长,在孩子们心中点燃希望之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审核 吴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