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古村落创新性发展,1月11日,聊城大学智“绘”古村·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在阳谷县七级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七级镇的建设带来新思路、新方法。
阳谷县七级镇位于阳谷县东北部,地处阳谷、东阿、东昌府区交界处。这里交通便利,京杭运河穿镇而过,省级公路264线聊位路南北贯通。作为运河古镇,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七级古渡遗址、古街、翟家祠堂等众多古迹。近年来,七级镇聚焦“五个振兴”,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正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深耕调研,共话大美乡村。为使调研更精细、具体,在活动开始前,队员们查阅了大量的七级镇历史资料、地理信息、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等,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队员们还围绕七级镇的村民生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设计详细的问卷调研,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深入七级镇的七一村、七二村、七三村等,与当地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居住需求、对村庄发展的期望等,同时观察古村的建筑风格、村落布局、环境卫生等情况。队员们还对七级镇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了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队员们对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实地测绘,遥感助力振兴。为精准记录古村现状,挖掘特色,为乡村规划与发展提供依据,队员们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对古村落整体结构、街巷布局、外围生态环境等宏观场景获取高清影像,把握古村整体风貌。同时,队员们手持拍摄设备,深入古村,对古民居木雕、砖雕等建筑细部结构、特色文化景观如古牌坊,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村落古树,从不同角度拍摄微观照片,留存细节。队员们运用专业测绘工具,对古村重要建筑与场地进行实地测量。针对古建筑,测量长宽高、梁柱间距等,为后续数字化建模与修缮保护提供准确数据。对公共空间,如广场、街巷,测量面积与走向,为优化空间利用提供依据。通过测绘与影像资料,构建古村数字化档案,以直观形式呈现古村现状与潜在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沙盘”模型规划。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聊城大学智“绘”古村·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经过深耕调研、实地测绘等,不仅有利于传承和保护运河古镇的文化,让古村落重焕新机,还有助于建设美丽农村,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审核 吴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