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团工作

学团工作

【农业与生物】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黄河探源,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举办“源起青春 黄河探梦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核,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探寻黄河文化脉络与生态环境现状,激发青年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与生态的责任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1月下旬,农业与生物学院“黄河探源,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于德州、枣庄、聊城、泰安等沿黄城市同步开展“源起青春,黄河探梦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聚焦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两大主题,服务队通过实地调研、非遗寻访、环保实践等方式,展现新时代青年守护母亲河的使命担当,在黄河流域留下青春的足迹,为守护黄河贡献青春力量。

  文化探寻:溯源黄河文化,传承历史瑰宝    1月21日,服务队于山东省德州市举办“黄河瑰宝・传承创新融合”活动。志愿者深入到黄河沿岸的各个村庄,挨家挨户地走访,与当地居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情况。

  访谈过程中,志愿者们有幸目睹非遗传承人精湛的剪纸技艺,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不仅展现了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更蕴含着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老艺人向志愿者们讲述着剪纸艺术在当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志愿者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1月23日,服务队于山东省枣庄市举办“河心承载,泱水韵扬”活动。志愿者寻访皮影戏、黄河号子等传统艺术的传承人,与民间艺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各类艺术的起源、创作技巧以及当下所面临的传承困境。

  认真倾听,并积极提出疑问与手工艺人互动,为了让黄河文化的呈现更加立体和丰富,志愿者们实地走访了古渡口等历史遗迹。志愿者们仔细观察眼前的文化遗迹现状,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在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大家与当地村民和从业者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生态守护:关注黄河生态,践行环保责任    1月24日,服务队于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举办“河小青净滩环保”活动。志愿者们抵达临清大众公园河道区域,手持夹钳、垃圾袋等工具,沿河岸展开垃圾清理活动。清理结束,志愿者在公园设宣传展台,向过往市民普及黄河文化及生态保护知识,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黄河文化与生态保护要点,结合水土流失案例阐释垃圾分类对黄河水环境的影响,还演示家庭节水小技巧,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互动。

  1月26日,服务队于山东省泰安市举办“黄河文脉·生态足迹”活动。活动前期,志愿者们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等渠道,广泛查阅黄河生态变化趋势、水资源保护政策及措施等资料,对黄河生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奔赴黄河沿岸,随机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收集有关黄河生态变迁故事。

  为了进一步了解民众对黄河生态保护的看法和建议,志愿者们组织多场社区座谈会。座谈会上,居民们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展开热烈讨论,踊跃发言,提出污水排放、河滩垃圾处理、河岸植被破坏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生态文明问题。队员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深入理解黄河文化精神内核,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保护措施,对黄河文化的多元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不断激励青年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使命。

  (审核 吴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