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至25日,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22级9班园艺专业师生赴潍坊、青岛两地开展专业实习。5天行程跨越现代农业园区、城市公园集群、花卉产业基地,通过“技术观摩+文化浸润”实践,将《设施园艺学》《观赏植物学》《植物学》等课程知识融入齐鲁大地,在绿水青山间厚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青春担当。
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师生们见证了“智慧农业”的颠覆性变革:无土栽培的番茄藤蔓在LED补光灯下蜿蜒生长,机器人穿梭于管道栽培区自动授粉,气雾栽培的生菜根系在透明玻璃柱中“跳起芭蕾”,企业工程师现场演示“5G+农业物联网”系统,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环境。菜博会内,一尊尊青铜雕塑将课堂从温室引向历史长河:神农尝百草、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寿光先民驯化冬枣……师生驻足“农耕文明长廊”,触摸着刻有二十四节气的浮雕,探讨传统农艺与现代技术的传承脉络。
在青岛,师生们先后走进中山公园、城阳世纪公园、世界园艺博览园及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公园,聚焦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的实践应用。中山公园千姿百态的植物群体,让大家直观感受花木季相搭配技巧;世博园内不同风格的建筑与林木搭配,将中国园林“移步换景”理念与现代生态技术结合,启发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关系;国学公园则成为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六艺广场的竹简地雕、仁义礼智信主题花境、二十四节气主题亭廊、《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为主题的雕塑、碑刻与园林景观交相呼应,这不仅是一场园林之美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之旅,让传统文化在移步换景中“活”起来,在春风化雨间实现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青州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花卉集散中心,凭借“南花北运、北花南拓”的枢纽优势,构建起辐射全国的花卉流通网络。众多奇花异草集聚一堂,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师生们深入“云选花”电商直播基地、蝴蝶兰组培车间、多肉植物智能温室,见证一株花苗从脱毒组培到包装发货的全链条。
此次综合性实践教学,通过多维度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实现了专业认知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同学们在掌握农产品种质资源创新、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等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在躬身实践中深刻领悟到园艺学科“美化生活、服务民生”的双重价值。这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沉浸式学习,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诠释,更是培养新时代“新农人”家国情怀的关键一课。
(审核 褚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