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生物科学专业12班37名学生前往山东省各地区中小学(以聊城市为主)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教育实习,担任初中班主任、副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他们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和教学实践,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的教育方法。
一、教学相长 专业成长
教学上,高君杰等3名同学参与“青蓝工程”,在实习学校方面资深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共建美好集体》课题,参与备课、磨课,使教学技能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如利用《西游记》导入,小组对抗赛增加互动,最终公开课荣获一等奖。王宏铭则积极参与集体教研,学习“案例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元教学方法与策略,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学生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二、春风化雨 德育实践
德育实践方面,彭洁凝、陈欣等同学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爱育爱,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针对内向学生,用鼓励纸条和挖掘其学科优势等方式,细腻的关怀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助其打开心扉,变得开朗自信。马光玉通过策划“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三、智慧管理 班级建设
班级管理中,杨敬彤、宫善文等同学积极探索问题学生转化策略,采用家校共育与同伴互助模式,助力行为习惯不良和学习困难学生进步。孙梦杰作为副班主任组织拔河比赛等各类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四、总结与感悟
“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需要耐心浇灌,静待花开。”实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此次教育实习,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22级12班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教师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灵魂唤醒者转变。以此次实习为新的起点,他们将持续锤炼教学技能,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以爱为帆,以责任为桨,为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而不懈奋斗。
五、获奖证书
(审核 褚鹏飞)